虛擬實境名詞解釋:虛擬實境乃是運用計算機仿真科技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可以提供使用者如同真實世界中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的模擬,使用者可以和這個空間的事物進行互動,可以隨自己的意志移動,并具有融入感與參與感。
清晨你醒來在巴黎塞納河畔散步;接著你搭捷運,一如往常到臺北市區上班;午休時間,你在員工休息室和家里的孩子一起玩積木;下午,你帶客戶分別到臺中、上海、香港和新加坡看房。
下班后先陪孩子去紐約,跟來自全球各地的孩童一起學舞蹈。小孩入睡后你和另一半一起去米蘭看時裝秀。你們還約好明天換他陪你坐直升機到阿拉斯加觀賞冰河。睡前為了紓緩興奮的心,你去了趟印度菩提迦耶,在佛陀悟道的那棵菩提樹下靜坐,接著沉沉進入夢鄉……
以上這些是作家編織的魔幻?瘋人喃喃的囈語?或者根本是一場夢?事實上都不是,而可能是你我未來的生活寫照。
描繪出這幅遠景的,不是科幻小說家,而是臉書、Google、微軟、蘋果、索尼、蘋果等全球高科技巨擘。
他們宣告繼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后,又出現了一波科技浪潮,足以改變人們的生活全貌。這股來勢洶洶的新力量,叫做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簡單說,就是利用電腦,創造出一個極度逼真的世界,讓使用者身歷其境般進入另一個時空,沉浸在全然不同的視覺、聽覺、觸覺經驗中。
其實虛擬實境一點都不新,從1950年代就不斷出現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只是人們對虛擬實境的印象一直都不太好,因為要進入虛擬實境世界免不了要戴又大又重的頭盔,令人頭暈,看起來又超愚蠢。
在1990年代曾有幾家大公司試著實現虛擬實境的夢想,卻無疾而終,因為當時的電腦不夠強大,不足以創造出夠真實的體驗,最后留下的是一般人對虛擬實境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回頭去看1990年代的虛擬實境,簡直就像把一臺電視掛在臉上,看起來模模糊糊,還吵個半死;電玩界傳奇人物,目前是虛擬實境公司Oculus內容主管魯賓表示。
2016年4月21日YouTube上出現一則影片,是一位年輕的挪威太太芮內的虛擬實境初體驗。她戴著HTC Vive頭盔玩射擊殭尸游戲。十天內這影片瘋傳,吸引了200萬人觀看,不少網友說:我看了毛骨悚然。
讓人起雞皮疙瘩的不是從四面八方朝芮內逼近的殭尸,因為網友無法從平面影片感受到虛擬實境的效果。芮內的反應才是焦點:她全身緊繃,氣在喘,手在抖,顯然也冒著汗,不時神經兮兮地轉身,發出尖叫,宛如驚弓之鳥。一直到游戲結束先生跟她說話,她才略微回神,摘下頭盔,驚魂未定的樣子。
如果你覺得虛擬實境只是小把戲,這段影片會讓你改觀;有媒體這么評論。
引述一個虛擬實境迷的說法:就像把頭鉆入蟲洞,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
虛擬實境的終極遠景,是把你帶到一個魔幻的所在,或把魔幻的事物帶到你面前;美國連線雜志創辦人凱利表示。
凱利花了五個月體驗各種虛擬實境頭盔和軟體后發現:雖然明明知道放眼望去一切都是假的,但那經驗卻是真真實實的。
帶上頭盔后身歷其境的感覺,不是螢幕創造出來的,而是你的神經系統;知名虛擬實境科技公司Magic Leap創辦人亞博維茲解釋;虛擬實境是共生科技,一半靠機器,一半靠肉體……,即使知道眼前物體不是真的,潛意識卻覺得它的存在如假包換。
一般來說消費科技都是慢慢更迭的,但是虛擬實境科技近一年來卻是大躍進。隨著高階虛擬實境頭盔Oculus Rift、HTC Vive相繼問世,SONY的PlayStation VR即將推出,再加上三星的Gear VR和Google Cardboard等入門產品,2016年已被封為虛擬實境元年。
故事要從一個今年不過23歲的美國小伙子樂奇講起。
樂奇從小喜歡在車庫搞東搞西,也熱衷收集各式舊的虛擬實境頭盔。他對那些頭盔的效果很不滿意,干脆自己組一款,2012年上網站募款,目標25萬美元,原本只是希望虛擬實境玩家群組的人玩一玩。
這個玩家群組里剛好有個人叫卡麥克,是電玩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把樂奇的頭盔稍微改良,拿到2012年的游戲年會上展示。
盡管頭盔外表很粗糙,但是效果卻大受矚目,最后樂奇募到243萬美元,干脆從大學輟學,全心打造第一個真正沉浸式的虛擬頭盔,這就是Oculus Rift的由來。
最戲劇性的發展在2014年3月26日。當天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忽然在臉書宣布,他已經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并稱它是虛擬實境科技的領導者。當時Oculus根本還沒有任何產品上市,但祖克伯相信有朝一日,虛擬實境會成為數十億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祖克伯的大手筆,讓樂奇一躍登上2015年富比世雜志40歲以下創業富豪排行榜,身價高達7億美元。
年紀輕輕的樂奇,用強力膠帶東拼西湊,就組成了虛擬實境頭盔,讓祖克伯大為驚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智慧型手機是虛擬實境的救星;連線創辦人凱利解釋,今天所有的虛擬實境顯示器都是奠基在手機技術上。
由于手機在全球大賣,促使它功能不斷提升,價格也不斷下降。小小的機身具備強大的運算力與高螢幕解析度;手機內的陀螺儀和動作感測器也被VR借來追蹤頭、手、身體的位置?,F代手機晶片的威力,可比以前的超級電腦。換做1990年要達到像今天Google Cardboard這類陽春版虛擬實境眼鏡的效果,恐怕得花上100萬美元。
換句話說樂奇的車庫傳奇,是幾十年來各種技術一一到位,因緣具足的結果。
從臉書買下Oculus算起,短短兩年間虛擬實境競爭已有山雨欲來的態勢。所有喊得出名號的大科技公司,都已成立專屬團隊努力開發虛擬實境軟硬體,希望打造出足以和手機甚至網路匹敵的新平臺。
這是場沒人輸得起的戰爭。凱利甚至預言;在虛擬實境勝出的公司,將成為史上最大的企業霸主。
然而盡管媒體報導如火如荼,但是根據一項美國的調查,有高達2/3的人對虛擬實境毫無認識。有些人還以為虛擬實境就是3D電視。
3D是有深度的電視,但虛擬實境是全新的媒介;目前正在幫NBA制作虛擬實境球賽轉播的NextVR創辦人羅勒指出:有了虛擬實境你不會再從外面體驗,你就在事件里面。
2016年4月中倫敦皇家醫院為一位70歲的癌癥患者動手術,全程以360度虛擬實境攝影機拍攝,讓全球的學生只要戴上Google Cardboard配上手機App,都可以同步觀看頂尖的癌癥外科醫生Shafi Ahmed開刀的整個過程。他們可以把鏡頭拉近,細看醫生的動作;或在手術臺四周走動,從各個角度觀看;甚至可以發問──彷彿他們就在手術室現場。
大家常說要預測未來10到20年很簡單,要預測三年就難了;祖克伯表示他非常確定虛擬實境就跟人工智慧一樣絕對是未來大趨勢,但要花多久才能打造出虛擬實境的生態系統,他估計最少需要十年,智慧型手機從問世到普及也花了十年。
根據高盛集團預估,2025年前虛擬實境,包括所有軟、硬體,規模將在230億到1820億美元間。
這兩個數字足足有1000多億的落差,因為沒有人能預測虛擬實境技術可以走多快,用途有多廣。這同時也凸顯了虛擬實境要真正進入主流還有很長一段路。
然而確定的是,多年來存在于科幻小說的虛擬實境,終于走入現實。
一、V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透過頭盔讓使用者跟外界完全隔絕,完全浸入一個由電腦產生,或由虛擬實境攝影機拍攝的空間。臉書的Oculus Rift、宏達電HTC Vive、三星Samsung Gear VR和Google Cardboard都屬于虛擬實境頭盔。
二、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戴上眼鏡,使用者看到了疊加一層數位內容的現實世界。例如走近一家餐廳,眼鏡上方出現一排字,顯示它的開店時間。Google眼鏡即是AR。
三、M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將虛擬的物體整合到現實世界,例如在真實的沙發旁創造出一只虛擬企鵝,但你必須繞過沙發,才看得到企鵝。微軟的HoloLens即為MR眼鏡。